本文共计9021个文字,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9分55秒,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11月18日 05点41分48秒。
民间有关的志怪故事
传说,在玄武门之变后,唐太宗李世民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斩杀之后,称帝住进了皇宫。
但是因为不适应宫廷中的生活,晚上经常做噩梦,梦到他兄弟二人领着许多“鬼兵”前来,还听到兵马到处奔驰,在皇宫内院不断滋扰。
唐太宗不堪其扰,一到晚上就不得安宁,不能入睡,最后在大殿跟群臣商量对策。
大臣们就说:尉迟恭和秦琼两位将军,多年征战沙场,气势威武,肯定能镇住那些鬼怪。
于是李世民就让两人晚上穿上盔甲拿上兵器,威风凛凛的站在宫门口为自己守门。
果然这个办法非常管用,李世民连续睡了几个安稳觉,再也没有梦到什么邪祟,可是苦了两位将军,白天还需要处理政事,晚上又来守夜。时间一长,太宗皇帝实在不忍心,于是就让宫廷中的画像将两位将军的威武英姿惟妙惟肖的画了下来,张贴在宫门上。
从此,这个驱邪避灾的习俗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,我们现在许多家庭张贴的都是这两位唐朝大将的门神画。
你听说过现代志怪故事吗?



一家三口带婆婆去泡温泉,池中婆婆讲了她在电视上看到的报道。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她不记得了,我回来在电脑输入“托梦 宝藏 地下暗河 鱼”这几个关键词,果然找到凤凰卫视的视频。讲的是重庆巫溪县的宁厂镇李老汉做了个梦,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好像是在他耳边说话“你受了一辈子苦了,你把你屋底挖开,你挖深些……不管好挖不好挖,你就要挖。”醒来发现是梦。次日他跟儿子讲了梦,儿子女儿都反对在屋里挖洞,但他念念不忘,认为是神仙指点。后来借钱雇人挖了十几米,花了几个月挖出一个鱼泉,源源不断地每天涌出几百斤鱼。从此,李老汉和儿子坐收鱼利,卖鱼卖门票……

我很喜欢这样的故事。刚看到冯唐的一段话“我信命,我信邪,我相信常识,我相信传承……”小时候夏日的夜晚听村里老人摇着蒲扇说过很多类似的故事,后来发觉都是些不切实际的美梦,也怀疑自己受了那些故事的毒害,期望天上掉馅饼的想法时有,并不是好事。托梦、宝藏、意外之财……这样的事儿,果然在当今社会还有,很让人兴奋。
泡在温泉里,我也讲了个几年前在CCTV10《探索发现》栏目看到“故事”。主人翁的名字我不记得了,同样是输入关键词“陨石金刚石 救命之恩 夜明珠”,在网上找到。
1971年的冬天,家住内蒙古赤峰的王占奎,在雪地里救了一位老人,老人为答谢救命之恩,送给他的一个小盒子,当时王占魁并没有在意,这礼物一放就放了20多年。退休后的一天,老王整理杂物间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小盒子,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全是蜡,把蜡抠掉却发现,里面藏有一个像泥丸一样的小石球,一次偶然的机会,老王发现这个早被扔到鱼缸里的不起眼的小泥丸子,在夜间竟像一个小月亮似的发光,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呢?
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把小石头送到珠宝检测中心进行鉴定。几经波折,后来终于鉴定出结果——陨石金刚石,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。专家当年的估价是两千五百万美元以上。

在宝石的价值之外,我其实关注的焦点其实是他于雪地中救起的那个老人。那个给李老汉托梦让他挖泉的人、倒在雪地被王占奎救起的人,也许就是神仙呢?!如同我们熟知的张良拾履得《太公兵书》的故事。貌似古代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,如今的人们不信鬼不信神,即便发生了也不太相信……
我还是信的,并且相信这样的好事只发生在好人身上,所以一直在努力做个好人……呵呵,马上就过年了,许个愿——期望有好事情发生!
也祝大家新年好!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!

目光炯炯聊职场,内心温暖谈人生 【丁是丁】ID:dsd555555
相关内容扩展阅读:
匣中龙、人面豆、花魄、天开眼等十二则志怪小故事
谢某将其擒住拿回了家,圈养在鸟笼子里,以饭喂食,当做鸟儿一般对待,这女子见到人便会絮絮叨叨向人说着什么,但没有人能听得懂。养了数日,一天晌午,忘记将其拿到阴凉处,使其被日光所照,竟成枯腊而死。
有个叫洪宇鳞的举人听说了这件事后,告诉谢某这女子是花魄,凡是树木经过三次有人上吊自缢而死的,其上冤苦之气便会结成此物,用水浇便可使之复活。
谢某试了试,那女子果然又活了过来。此事传出去后,前来观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,谢某怕生出事端,于是便将那女子又送回到了树上,这时却忽然飞来一只怪鸟将那女子衔走了。
顺治年间,山东胶东爆发了于七起义,战乱过后,百姓伤亡惨重,尸横遍野,第二年,当地田里长出的黄豆形似人脸,五官俱全,男女老少皆有,美丑不一,颈部以下隐隐还可以看见斑斑血迹,当地人将这种豆称为人面豆。
金陵评事街的张家在西边有三间书房,据说里面有吊死鬼,没有人敢居住,平时都锁着。一天,有个锦衣玉带的少年来张家借宿,张家人以没有空房为由拒绝了,少年面露不悦,说道:“你不让我在此居住,我偏要来,倘若日后有所冒犯你别后悔。”
张家人听少年如此口气,知道它是狐仙,于是就欺骗他说西边有三间书房,可以借其居住。因为那三间书房里有鬼,张家人心中想的是欲让狐仙前去居住,驱除那里的吊死鬼,但并没有将这事说出来。
少年听后很高兴,作揖告辞而去。翌日,西边书房中不时有笑声传出,一连几日皆是如此,张家人知道狐仙已经搬来了,于是每天准备好鸡酒饭菜供奉。但不到半个月,书房中便再也没有声音了,张家人怀疑那狐仙已经搬走了,于是便打开了房门,进去查看,竟见有只黄色的狐狸吊死在了房梁上。
增湖有个叫张敩坡的人,一日闲来无事在庭院里散步,当时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,过了一会,忽听砉然一声,抬头见天上开了一条缝,两头细小而中间宽阔,其形状像是一条扁舟,里面有睛珠闪烁,圆如车轮,光耀如日,将整个庭院照的通亮,过了许久那条缝隙才慢慢闭合。有见识渊博的人说这便是天开眼。
乾隆年间,山东王伦起义,临清百姓伤亡惨重,尸横遍野,河道里都堆满了尸体,后来贼患被平,官府打开闸门,让尸体顺流而下,沿途有无赖者扒下尸体衣服,所以尸体多无衣物蔽体。
一日,河上游流来一具女尸,十七八岁的样子,裸仰在水面上,漂流到闸门一侧时,左脚勾在闸门上,停了下来,过了一会儿,又流过来一具男尸,年龄与女尸相似,亦是身裸,漂到闸门时,忽然一跃而起,抱住女尸,颈股相压,众人想要用竹竿将他们分开,用尽所有气力却还是无济于事,过了一会儿两具尸体相拥着漂走了。也不知是谁家的子女。
京城有个老妇人,有阴阳眼,可以看得见鬼。她给人家说,过去曾在一户人家见到过一痴情鬼,可谓是痴情到了极点,其境况非常可怜,让人见了不禁潸然落泪。
这个鬼叫谢某,住在谢家村,家中境况尚可,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。他死了百日后,其妻常让我过去与她作伴,我去他家,见他经常坐在院子里一棵丁香树下,或是在听妻子恸哭,或是在听儿子吵闹,或是在听兄嫂与妻子互相责骂吵架,虽然人鬼殊途,亲人们身上浓重的阳气逼得他无法靠近,但他总是守在窗外侧耳倾听着,神态凄然可掬。
后来有媒婆进他妻子房间,他见后骤然惊起,惊惶愕然,在妻子的房前来回度步,显得很是焦躁不安,后来听到议婚不成,这才稍微露出了些高兴的神色。
但没过几天媒婆又来了,往返于妻子与兄嫂的房间,他则跟随着媒婆往返,惶然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。
等婚事已定,到了送聘之日,他仍坐在那棵丁香树下,望着自己妻子的房间,泪涔涔如雨下,自此每当妻子出门,他都跟随其后,眷恋之意更甚。
妻子再嫁前夜,在屋中整理嫁妆,他则在屋外的屋檐下徘徊往复,或是倚着柱子哭泣,或是低着头在想着什么,不时望向屋里,每当房中有咳嗽声,他便从门缝往里窥看,如此过了一夜,直至夜尽天明。
我当时曾对他说,“痴情鬼啊,你这又是何必呢?”他好像没有听到。第二天,新郎前来迎娶,带着新娘子走出了家门,他站在墙角怔怔望着妻子,不时的擦泪。
我陪着新娘出嫁,路上回头,见他远远跟随着娶亲的队伍,一直跟到了新郎家里,被门神阻拦在外,他便磕头苦苦哀乞,终于得以进入。
他躲在墙角,望着自己妻子与新郎拜堂成亲,失魂落魄的样子像是喝醉了一样。新娘子入了洞房,他便在窗外翘首凝望,直到日暮,新郎新娘吹灭蜡烛共度良宵之时,他仍不肯离去,最后被中溜神驱赶,才狼狈的出去了。
他回到自己家中,来到妻子的房间,妻子已嫁作他人妇,留儿子在家,儿子不见了母亲,哭闹着找寻,他赶忙来到儿子面前,低下头想要对儿子说些什么,却是发不出声音来,儿子对他视而不见,他呆呆的站在那里,窘迫的两手互搓,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。
过了一会儿,兄嫂过来打了他儿子一巴掌,他面露愠色,一边顿足一边用手捂心,显得很是悲痛,对兄嫂做出咬牙愤恨的神情。
我看到这里,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,于是便离开了。
康熙年间,扬州有个叫俞二的人,以耕种为生。这一日,俞二去邻村一粮店收取麦款,被粮店掌柜留下吃饭,回来时天色已晚,路上漆黑一片,当他走到一座桥上时,忽然窜出来十余个小人拖拽他。
俞二素来大胆,知道此地有鬼怪作祟,加之喝了些酒,胆气甚壮,于是便对那些小人拳打脚踢,将他们打得人仰马翻,四散逃离,但这些小人刚被打散,便又聚拢了过来,继续骚扰俞二。如此反复多次,就听那些小人中有声音说这人实在是勇猛,我们无法对付,必须请丁大哥来才可以。然后那些小人便都走了。
俞二不知那丁大哥是何等恶鬼,心中有些忐忑,但已经走到了这里,只好继续前行,刚过了桥,便见前面黑影中隐隐有一青面獠牙,面目狰狞的恶鬼,俞二心道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,不如趁其不备先发制人,于是便将腰间用布包裹着的两千文钱取下,朝其砸去,恰好砸到那鬼脸上,那鬼随之倒地,身体磕到青石板上,发出很大的声响,俞二上前一脚将其踩住,那鬼渐渐变小,俞二又用手将那鬼一把抓起,牢牢握在手中,感觉那鬼很重,擒回家中,放在灯下一看,竟然是古代棺椁上的一颗铁钉,有七八寸长,拇指般粗。用火烧那钉子,竟然有血渗出。
后来俞二将这件事告诉了朋友,朋友笑着说看来丁大哥的气力还不如俞二哥呢!
绍兴的傅长纯,在巡抚胡宝瑔府中教书,一天,胡宝瑔在公堂上办完案后,回到府中告诉亲友们一件怪事,他说刚才在公堂上,有个差役匆匆忙忙的赶来,刚一进门,正好遇到一鬼外出,两“人”相撞,那鬼被冲散,五官四肢都掉落在了地上,眼、耳、口、鼻、手、足等在地上蠕动着,像是被刀斩下来一样,过了许久才慢慢融合在了一起,又过了好大一会儿那鬼才站起来离去。
我见那差役阳气旺盛,鬼被其阳气震慑,无法躲避,所以才被冲撞到,那差役撞倒了鬼却一点感觉都没有,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外面的走廊里有很多鬼,见到这一幕都停下了脚步,笑个不停。
蝎虎便是守宫,刘饴轩曾经说过,蝎虎所遗之精有剧毒,人如果误食,绝对不能触碰到水,不然的话哪怕有一滴水滴在身上,人立马会变成一滩血水。
过去在江南有个妇人,她的两个儿子在私塾读书,一天读完书回家,妇人给儿子做了干冬菜蒸肉吃,当时正值夏日,天气炎热,两个儿子吃完饭后便去洗浴,然过了好久都没出来,妇人感觉很奇怪,于是就进屋看看什么情况,这一看将他吓得魂飞魄散,只见洗浴的木桶里全是血水,两个儿子的骨肉都销化了,妇人很是惊骇,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
后来怀疑给儿子吃的干菜蒸肉有问题,于是就检查装干菜的坛子,见里面竟有两个蝎虎交尾,遗精在了干菜上,这才明白儿子化为血水的真相,不想这蝎虎的精毒竟然如此厉害。
《遵生书》中说,夏天的时候,过夜的茶水就不能再喝了,因为蝎虎性淫,遇到水便会交尾,怕遗精在茶水里。
阴沉木据说是一种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便已经存在的树木,这种树木被埋藏在地下,历经千劫万世而不腐,出土之后,颜色深绿,木头纹络就像是编织出的锦衣一样好看,若将一块阴沉木放在地上,则百步之内都没有蚊虫。
清朝康熙三十年,天台山忽然崩塌,山石中露出一具棺材,外形非常的诡异,一头窄,一头宽,高有六尺,与普通棺椁并不相同。
有见识渊博的人说这是阴沉木做成的棺椁,是罕见之物,认为这棺椁肯定有古怪。打开后,见里面躺着一人,那人面色如木,身上也长着木头一样的纹理,像是还活着一样,丝毫没有腐烂。
过了一会儿,那人竟睁开了眼,怔怔望着空中,问那青青的东西是什么,众人回答说是天,那人惊讶的说道:“我当初在世的时候,天并没有这么高啊!”说完,那人便又闭上了眼睛。
众人都争着想要去将他搀扶起来,附近村子里的人听说了这件事,都前来观看,这时忽然刮起了大风,那棺材里的人被风一吹,竟变成了石人。
我怀疑他是远古时期,天地一片混沌时便存在的人,纬书中说:“万年之后,天可倚杵。”盘古开天辟地后,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,变成了天,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,变成了地,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,以至于万年之后,天与地之间才仅能立得下一根木杵,那远古之人说天不如现在高,是可信的。
干麂子并不是人,而是僵尸一类的邪祟。云南有很多金矿,采矿人在地下挖矿,若不幸遇到塌方,被埋在地下经过几十或上百年,受金气润养就会变成干麂子,虽然身体不腐坏,看起来并没有死,但其实已经死了。
凡是挖矿之人,苦于地下漆黑如夜,多在头上点一盏灯,在地下穿行,遇到干麂子,干麂子会很高兴,向人说冷,求人给烟吃,得到烟后,一口气便吸光了,然后跪着求人带自己出去。
挖矿人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挖金子的,没有挖到金子前哪有空手出去的道理,然后询问干麂子知不知道哪里有金子,干麂子便会带着人寻找,往往收获颇丰。
临出去的时候,则诓骗干麂子说:“我先出去,等上去后再用筐子接你出去。”待干麂子坐到筐子里,用绳子将其拉到半空时,再剪断绳子,干麂子便会被摔死了。
有个管理金矿的人,生性仁慈,可怜那些干麂子,竟真的将它们给拉上来七八个,那些干麂子一遇到风便化成了血水,腥臭难闻,当时附近的人都得瘟疫死了。
所以后来人们便都会将干麂子拉到半空中摔死,因为不拉的话,它们会一直缠着挖矿之人,拉上来又怕其化血而死,引发瘟疫,所以只能如此了。
云南有个农民在种地时挖出一个铁匣,匣子锈迹斑斑,隐隐可以看到上面刻着符篆,旁边还用楷书写着一行小字:“至正元年杨真人封”。农民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,便将匣子打碎了,见里面有只寸长的壁虎,蠕动着半死不活的样子,有个孩童顽皮,用水浇壁虎,壁虎被水润泽,竟然腾空而起,迎风而长,生出鳞甲,长出龙角,化成了一条龙,此时空中电闪雷鸣,暴风骤雨,那龙在雨中蜿蜒而上,之后飞入云中消失不见了。
译 ·《子不语》
古代志怪故事——羊践前缘,鬼神欺人以应劫数,猪道人即郑曼
羊践前缘
康熙五十九年,山东巡抚李树德大人生日,相关部门各自准备酒宴作寿。连着多天演戏,幕僚们互相欢聚,彻夜不眠。有刑名师爷张先生喝醉了,逃离宴席回房间,要睡觉,听到床帐内有“嗫嗫”的声音,像是男女在 *** 。张生气,以为是其他幕僚和唱戏的童子相好,借他的床偷情,大叫着揭开帐子,却是两只白羊像人一样在一起,原来就是官员们送礼的羊。羊见人就惊跑了,张又好笑又称奇,告诉了所有同事。
过一会儿,张昏迷倒地,用手打自己的脸,骂道:“老奴才可恶!我与谢郎是生死因缘,相隔四百七十年才得一聚,谈何容易?又被你惊散了。破坏别人的婚姻,罪不可饶。”说完,又打自己的脸。李大人听说后来看视,笑着安慰说:“谢家娘子,何必如此。我的生日本意是放生行善,现将你们数百只羊全都放生,任你们配偶,了结过去的因缘,怎么样?”张听后嗑头说:“谢大人。”就恢复正常跳起来了。这事是梁瑶峰相国讲的。
【原文】
羊践前缘
康熙五十九年,山东巡抚李公树德生日,司道各具羊酒为寿。连日演戏,诸幕客互相娱宴,彻夜不卧。有刑名张先生酒酣,逃席入房。将就寝,闻纱帐内嗫嗫有声,若男女交媾状。怒,以为他幕客昵优童,借其床为淫所。大呼揭帐,则两白羊跪而人淫,即群官送礼之羊也。见人惊散。张笑以为奇,遍告同人。
少顷,张昏迷仆地,以手自批其颊,骂曰:“老奴可恶!我与谢郎生死因缘,隔四百七十年方得一聚,谈何容易!又被汝惊散。破人婚姻,罪不可饶。”言毕,又自批颊。抚军闻之来视,笑慰之曰:“谢家娘子,何必如此。吾生日本意放生行善,今将尔等数百只尽行放生,听汝配偶,以了夙缘,何如?”张听毕叩首曰:“谢大人。”跃然起矣。此事梁瑶峰相公言。
鬼神欺人以应劫数
本朝建国后,有姓顾的妄想纠集常熟、无锡两地的民众作乱。有某个聪明人,知道作乱不好,而难于劝阻,就号召众人说:“某村关帝庙很灵验,咱们祈祷关帝,取周将军的铁刀重有一百二十斤投到河里占卜,沉下去就说明会失败,不可起兵造反,浮起来就说明会胜利,可以起兵造反。”他的本意以为铁刀是必定下沉的东西,所以借口好阻止众人。先向神祈祷,然后大家一起投刀入水,刀却浮在水面,如芭蕉叶一片,众人惊喜,当天就揭竿而起有数万人。不久朝庭大军到来,结果被剿灭干净没有遗留。
【原文】
鬼神欺人以应劫数
本朝定鼎后,有顾姓者妄欲纠常熟、无锡两邑民为乱。有黠者某,知其无益,而难于相禁,乃号于众曰:“某村关帝庙甚灵,盍祷于帝,取周将军铁刀重百二十斤者投河以卜之:沉则败,不可起兵;浮则胜,可以起兵。”其意以为铁刀必沉之物,故试之以阻众也。先祷于神,聚众投刀。刀浮水面,如蕉叶一片。众惊喜,即日揭竿起者数万人。俄而王师至,剿绝无遗。
猪道人即郑曼
明朝末年,华山寺中养一猪,年代很久,毛都脱落了,能持斋素,不吃脏东西,听到诵经声,就嗑头作出顶礼的样子,全寺的僧人都以“道人”称呼它。
一天晚上,老病要死了,寺中的住持湛一大和尚,本有道行,将要去别处说法,召他的徒弟来说:“猪道人如果死了,一定要把它切碎,分它的肉给寺庙的邻居吃。”众僧人虽然答应,而心里不以为然,结果猪死后,就私下埋掉了。湛一回来,问猪死了怎么处理的?众僧人实话回答,并且说:“佛法戒杀,所以我们已经把它埋了。”湛一很吃惊,就到埋猪处,用禅杖敲击地面哭着说:“我对不起你!我对不起你!”众僧人问为什么?湛一说:“三十年后,某村有一高贵清正的官员无辜而受极刑,就是这头猪啊。猪前生是大官,做有违背良心的事,知道恶劫难逃,托生为畜,来求超度。所以我要用‘刀解法’化解,不料被你们这群昏庸的人给耽误了。但这也是劫数,无法挽回了。”
崇祯年间,某村的翰林郑曼一向为人端正,是东林党人,被他舅舅吴某诬告打母亲,凌迟处死,天下都认为是冤枉的。这时湛一已经圆寂,众僧人才叹服他知道前后因果。
【原文】
猪道人即郑曼
明季,华山寺中养一猪,年代甚久,毛尽脱落,能持斋,不食秽物,闻诵经声,则叩首作顶礼状,合寺僧以“道人”呼之。
一夕,老病将死,寺中住持湛一和尚者,素有道行,将往他处说法,召其徒谓曰:“猪道人若死,必碎割之,分其肉啖寺邻。”众僧虽诺之,而心以为非。已而猪死,乃私埋之。湛一归,问猪死作何处分。众僧以实告,且曰:“佛法戒杀,故某等已埋葬之。”湛一大惊,即往埋猪处,以杖击地哭曰:“吾负汝!吾负汝!”众僧问故,曰:“三十年后,某村有一清贵官无辜而受极刑者,即此猪也。猪前生系宰官,有负心事,知恶劫难逃,托生为畜,来求超度。我故立意以刀解法厌胜之,不意为汝辈庸流所误。然此亦大数,无可挽回也。”
崇祯间,某村翰林郑鄤素行端方,在东林党籍中,为其舅吴某诬其杖母事,凌迟处死,天下冤之。其时湛一业已圆寂,众方服其通因果也。《子不语》
道人(4)僧人(2)关帝庙(1)
纸人作祟、勺妖、修月亮等七则志怪小故事
中大夫吴温彦是德州人,入仕后平步青云,官至郡守,后来移居苏州的常熟县。府邸刚刚建好,他便住了进去,此后每日都梦到七个身穿白衣的人自屋顶上飘落下来,围着他转圈。
他将这件怪事告诉了家里人,家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
没过多久,他便得了病,卧床不起。他的儿子想要验证一下屋顶上是否有东西作祟,便让家仆上到屋顶揭瓦查看,果然找到了七个纸人。原来是当初盖房子的工匠嫌工钱给的太少,怀恨在心,便使用压胜法祸害房主。
当时苏州的郡守是王显道,他听说了这件事,便将那些工匠悉数逮捕起来,关入狱中严刑拷打,然后发配到边疆去了。
吴地人的习俗,每当盖房子贴瓦时,哪怕是酷热的夏天也会让小辈们在屋顶上监看,就是怕有工匠用压胜的邪法使坏害人。吴温彦是北方人,不知道这种习俗,所以才会让工匠们有机可乘。
勺妖
元和年间,国子监的学生周乙在夜里读书,看到一个头发蓬乱的小鬼,其头长两尺有余,满头皆是细碎的光点,像是天上闪闪的星星一样,他眨巴着眼睛,不时瞅向周乙,很是令人厌恶,时而玩弄油灯,时而捣鼓笔墨,跳来跳去,一刻也安静不下来。
周乙素来胆大,便大声呵斥它,那小鬼胆怯,退于墙角,过了一会又按捺不住来到书案旁玩耍,周乙恼怒,便等待时机,趁那小鬼靠近之时一把将它抓住。
小鬼跪坐在地上苦苦哀求周乙饶过它,言辞很是哀切,颇为可怜,然周乙不为所动。
天渐渐亮了,忽然听到有什么东西折断的声音,周乙定睛一瞧,见自己手中握着的竟是一把旧年的破木勺,上面还沾有百余颗粟米。
背筋
大历年间,庐州有位叫王庚的书吏请假回家,赶夜路走到城外一处荒郊的时候,忽然前方迎面行来了一队人马,那队伍两旁有差役护卫,队伍中有四人抬着一顶华丽的轿子,轿帘半掩,里面坐着一位身穿紫衣官袍的大官,似是官员出巡,有人开路喝道,让人回避。
王庚躲藏于树后窥看,心想这深更半夜,哪来的大官呢?看这队伍仪仗,侍卫的气派,似乎是位节度使。
队伍车马缓缓前行,来到一条河前,刚要渡河,后面有架马车停了下来,车夫走到轿前告诉那紫衣人说是套马的绳索断了。
紫衣人说查看一下簿册。就有名书吏取出一本册子翻阅,然后说道:“当取庐州张某之妻的脊筋代替。”
王庚听了心里一惊,这里的张某之妻正是他的姨母。
一名差役听命离去,不一会儿便会来了,手里拿着两条白色类似绳带的东西,各有好几尺长,套于马上,而后一队人马渡水离去。
王庚回到家,见姨母当时还没有异样,但到了第二天夜里,姨母忽觉背部疼痛难忍,没过半天就死了。
天帝
天帝,姓张名坚,字刺渴,渔阳人,年少时放荡不羁,无所拘忌,曾张网捕捉一白雀,非常喜爱,悉心喂养。
当时的天帝刘老头推演出自己的天帝之位即将要易主于张坚,十分憎恨他,三番五次派天兵天将想要除掉他,皆因白雀的警示而失败。
天帝震怒,亲自下凡找到张坚,张坚向天帝示弱,设宴款待,麻痹天帝,天帝洋洋得意,在张坚面前耀武扬威,自以为自己是天地共主,不该忌讳于一个凡人,认为自己以前是杞人忧天。
却不料席间张坚窃取了天帝的龙辇,乘坐白龙直奔九天,天帝大惊,乘坐其余的龙车追,却为时已晚。
张坚到了天宫,先是关闭宫中之门,又更换百官,替代刘老头成为新的天帝,他封白雀为上卿侯,允许它不在地上产卵。
刘老头失去天帝之位,流落人间,游荡于三山五岳之中,他恼羞成怒,不断制造灾荒,让张坚很是烦恼,却又对他无可奈何,便封他为东岳大帝,主管人间生死。
修月亮
太和年间,郑仁本的表弟曾与一姓王的秀才游览嵩山,他们翻山越岭,穿越溪涧,游览盛景,不知不觉进入嵩山深处,来到一处幽秘僻静的地方,此时夕阳西落,天色渐晚,他们想要回去,却已找不到来时的路。
徘徊间,忽然听到荒草丛里传来鼾声,拨开荒草一看,见一人穿着洁白的布衣,枕着一包袱,正在熟睡。
将他唤醒后,两人将自己迷路之事告知,然后询问出路,那人睡眼惺忪,抬头看了看两人,并未回应,又躺下睡着了。
两人再将他唤醒,然后询问他是哪里人氏,为何要在这荒山野岭酣睡。
那人坐起身来,让两人近前,说道:“你们知道月亮是被人用七种宝物合成的吗?其形如圆丸,上面凹凸不平,日光照射在凸处,便显现出了阴影。
月亮上有八万两千户负责修凿凹凸面,我就是其中之一。言罢,那人打开包袱,里面有斧头和凿等工具,还有两包玉屑饭,他将玉屑饭分给两人,说道:“你们拿去吃了吧!虽不能使你们长生不死,但保你们一生不遭受疾病之苦还是可以的。”
言罢,那人站起来给两人指了一条道,告诉他们顺着所指的方向走即可出山,而后便消失不见了。
人面疮
许卑山人说,几十年前,江南有个商人左臂上长了一个疮,样子就跟人脸一样,倒也不怎么疼痛。
商人曾好奇将酒滴到它嘴里,它脸色便会变得赤红,就像是人喝醉了一样,用食物喂它,它来者不拒,什么都吃,吃多了商人便觉得手臂发胀,猜测它大概还有胃,如果一直不喂它,整条手臂便发酸无力。
有个神医让商人喂它吃各种草药,金石草木皆有,当吃到贝母的时候,那疮紧皱眉头,拒不张嘴,像是很难受的样子。
神医很高兴,告诉商人说这种草药一定能治愈你的疮疾,商人用芦苇管撬开疮口,灌入贝母熬制的草药,没过多久疮便结痂痊愈了。
投错胎
乾道年间,永州有一姓文的人家,女儿刚满十五岁,唇红齿白,面若桃花,长得很是貌美,已与同县张家有婚约。
临嫁前两日,她忽然做了个梦,梦到自己在一黄衣人的带领下来到阴曹地府,红衣判官上前相迎,说你可来了,阴司十五年前曾办错了一件公事,案件重大,牵连了不少人,今日你暂且回去,到明日再来。
女孩听得莫名其妙,醒来后将这事告诉了父母,父母并未在意。
第二天,女孩又梦到自己来到地府,入森罗殿,殿上坐着阎罗王,红衣判官将一份案卷呈上,阎罗王翻阅后批示,说要改正。
差役随即将一杯酒递给女孩,让她饮下,那酒又苦又涩,味道腥臭。喝完之后女孩便醒了。
她醒来后却发觉自己已是男儿身,她的父母很惊慌,急忙派人将此事告诉了女婿家。张家人以为她家蓄意诈骗礼金,诉之公堂,官府派人来调查,验看得知此事为真,张家这才作罢。
那名女孩的声音以及容貌和一般女子并无不同,只是此后她改穿男子的衣服,亦颇为俊美,张家又想要将家中女儿嫁给他。
译 ·《酉阳杂俎》《夷坚志》